浙江申達化妝品包裝有限公司年新增1.5億只化妝品包裝玻璃瓶、年新增5000萬只玻璃瓶和1500萬套塑料蓋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
2022年8月6日,建設單位浙江申達化妝品包裝有限公司,根據《浙江申達化妝品包裝有限公司年新增1.5億只化妝品包裝玻璃瓶、年新增5000萬只玻璃瓶和1500萬套塑料蓋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》,并對照《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》(國環規環評[2017]4號),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、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、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,對本項目污染防治設施進行自主驗收。本次驗收小組結合《驗收監測報告》等資料及環境保護設施現場檢查情況,提出該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如下:
一、項目基本情況
(一)建設地點、規模、主要建設內容
建設地點:海寧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安瀾路25號
審批規模:年新增1.5億只化妝品包裝玻璃瓶技改項目和年新增5000萬只玻璃瓶和1500萬套塑料蓋技改項目
實際建設規模:年新增1.5億只化妝品包裝玻璃瓶技改項目和年新增5000萬只玻璃瓶和1500萬套塑料蓋技改項目
(二)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
浙江申達化妝品包裝有限公司位于海寧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安瀾路25號,2007年3月,浙江申達化妝品包裝有限公司年新增 1.5 億只化妝品包裝玻璃瓶技改項目經原海寧市環境保護局審批通過,審批文號:海環管【2007】39號。2018年1月,浙江申達化妝品包裝有限公司年新增5000萬只玻璃瓶和1500萬套塑料蓋技改項目經原海寧市環境保護局審批通過,審批文號:海環長審【2018】3號。
項目分別于2008年3月、2018年4月開工建設,并于2008年6月、2018年8月建成投產。企業目前已完成排污許可登記。
(三)投資情況
實際總投資5506萬元,其中環保投資221萬元,占總投資的4%。
(四)驗收范圍
本次驗收范圍為原海寧市環境保護局批復(海環管【2007】39號、海環長審【2018】3號)的項目,本次驗收為整體驗收。
二、工程變動情況
項目選址、周邊環境現狀、生產規模與原環評一致,變動情況如下:
(一)生產工藝變動情況
玻璃瓶生產工藝由人工攪拌配料改成自動攪拌配料,但企業產能不變,調配的原輔料量不變,產生的配料粉塵不會增加。根據原批環評,5000萬只玻璃瓶外協噴涂和印刷,其余15000萬只玻璃瓶在三號廠房內進行噴涂和印刷;實際約5000萬只玻璃瓶不需要噴涂和印刷,其余玻璃瓶在廠內進行噴涂和印刷。
(二)生產設備變化
原批環評設備清單中未識別檢驗、酸洗、印刷相關設備,實際企業有8臺/套檢驗設備、27臺印刷機、3臺氣動移印機、2條洗瓶生產線。由于工藝一致,僅是環評文件遺漏統計相關設備,故該變動不改變污染物產生及排放情況的核算,不屬于重大變動。原環評中明確了塑料廢品不屬于固體廢物,但未識別塑料廢品的去向和回用工藝,實際企業配有12臺破碎機,用于破碎不合格品和邊角塑料廢料,由于設有單獨的破碎間,門窗關閉,破碎機工作時為密閉狀態,故散逸的粉塵量很少,且主要沉降在破碎間地面,新增粉塵量基本忽略不計,故不屬于重大變動。
(三)原輔材料變化:
實際消耗的水性油墨量減少,塑料蓋生產不使用POM。
(四)環保設施的變化:
原批環評中:生活污水經隔油池、化糞池預處理后經企業中水回用工程處理后50%回用,50%納管排放。實際生活污水經隔油池、化糞池預處理后全部納管排放,中水回用工程未建設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發生變化,但由于原批環評中勞動定員為600人,實際僅300人,故生活污水產生量減少了50%,實際生活污水排放量和原批環評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一致。原批環評中清洗廢氣直接排放,實際增加了酸霧處理設施,減少了酸霧的排放量。
(五)污染物排放情況
企業玻璃熔煉工藝、原輔材料及天然氣用量與原環評審批均一致,但原環評僅分析了天然氣燃燒產生的NOx量,未分析熱力型氮氧化物、顆粒物、二氧化硫、氟化物。本次驗收監測報告彌補了環評缺失,校核了氮氧化物、顆粒物、二氧化硫、氟化物的排放量。實際污染物排污量并未增加,不屬于重大變動。原批環評中,廢水排放總量為21075t/a,實際廢水排放總量為20827t/a,實際污染物排放量比審批略小,不屬于重大變動。
綜上,對照環評函[2020]688號文,以上變動不屬于重大變動。
三、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
(一)廢水
本項目爐窯冷卻水在冷卻水池內經隔油處理后循環使用,定期納管排放。玻璃瓶經酸洗槽酸洗后需用清水清洗,清洗廢水溢流排放,收集后在調節池通過添加氫氧化鈉調節pH值后,達標后直接納管排放。玻璃瓶酸洗廢氣、噴涂廢氣采用水噴淋廢氣凈化裝置,噴淋水定期更換,經加酸沉淀處理后,再經堿中和后,達標納管排放。廠區生活污水經隔油池、化糞池預處理后納管排放。
(二)廢氣
玻璃瓶生產線配料攪拌工序會產生粉塵。配料時噸袋拆包后,粉料通過負壓氣力輸送至配料筒倉,未能進入配料筒倉的粉粒通過管道引入1套脈沖布袋除塵器,粉塵廢氣經布袋除塵后,由18m高排氣筒DA001排放。
玻璃瓶熔煉爐廢氣經45m高排氣筒DA002高空排放。
兩條酸洗線的鹽酸酸霧廢氣經集氣裝置收集后通過1套水噴淋處理后由15m排氣筒DA003排放。
本項目設有1條玻璃瓶噴漆線,企業設有單獨的調漆間,調漆、噴漆、烘干等進行密閉微負壓集氣。調漆、噴漆、烘干廢氣經收集采用“干式過濾+兩級水噴淋塔+光催化凈化裝置”治理工藝處理后經15米高排氣筒DA004排放。
本項目設有2條塑料蓋噴涂線,產品經自動流水線連續進入噴氣室、流平通道和烘道,全過程密閉,只留工件進出口。企業設有單獨的調漆間,調漆、噴漆、烘干等進行密閉微負壓集氣。1#線的調漆、噴漆、烘干廢氣經收集采用“布袋除塵+水噴淋+光催化”治理工藝處理后經15米高排氣筒DA005排放。2#線的調漆、噴漆、烘干廢氣經收集采用“水噴淋+光催化”治理工藝處理后經15米高排氣筒DA006排放。
企業食堂設置3個基準灶頭,食堂油煙經油煙凈化設施處理后,通過附壁式排氣筒由食堂屋頂達標排放。
(三)噪聲
本項目生產設備布局合理,高噪聲設備盡量布置在車間中部。高噪聲設備如泵和風機設置了隔聲、吸聲/消聲、減震等降噪措施。生產時車間門窗關閉,設備總體處于良好的運轉狀態。廠區周圍種植有一定的喬木、灌木林,有利于減少噪聲污染。
(四)固廢
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廢主要有不合格產品、水性漆包裝桶、水性漆漆渣、廢酸液、廢包裝材料、油性漆包裝桶、油性漆漆渣、廢礦物油、廢油墨包裝桶、除塵器收集粉塵、廢網板、生活垃圾等。
不合格產品、除塵器收集粉塵回用生產,水性漆包裝桶由廠家回收,水性漆漆渣、廢酸液、廢包裝材料、油性漆包裝桶、油性漆漆渣、廢礦物油、廢油墨包裝桶、廢網板委托資質單位無害化處置,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理。廠內建有一個危險廢物暫存間。
四、環境保護設施調試監測結果
杭州中環檢測有限公司對該項目進行了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。監測期間,該項目正常運行。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:
1、廢水
在監測日工況條件下,該項目廢水總排口中pH值、化學需氧量、懸浮物、動植物油類、SS、均符合GB 8978-1996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》三級標準要求;氨氮、總磷均符合DB33/887-2013《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污染物間接排放限值》。
2、廢氣
有組織:在監測日工況條件下,檢測結果顯示:員工餐廳油煙凈化裝置排氣口平均排放濃度符合GB 18483-2001《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》中的要求。玻璃熔爐煙氣中顆粒物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達到《關于印發<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>的通知》(環大氣[2019]56號)中相關要求(顆粒物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分別不高于30、200、300mg/m3);玻璃熔爐中氟化物達到5mg/m3的限值要求;配料過程粉塵達到30mg/m3的限值要求。酸洗過程產生的氯化氫廢氣達到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》新污染源二級標準。 玻璃瓶、塑料蓋噴涂廢氣各污染物達到執行《涂裝工序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DB 33/2146-2018)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。
無組織:在監測日工況條件下,檢測結果顯示:廠界東、南、西、北無組織排放的HCl最高點檢測值均符合GB 16297-1996《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》表2中“新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”要求。廠界東、南、西、北無組織排放的非甲烷總烴達到《工業涂裝工序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DB 33/2146-2018)的排放標準。臭氣濃度達到《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GB14554-93)。顆粒物無組織排放濃度達到《工業涂裝工序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》(DB 33/2146-2018)的1.0mg/m3的限值要求。
3、噪聲
在監測日工況條件下,該項目四側廠界晝間噪聲測量值符合GB 12348-2008《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》中的3類標準。
4、污染物排放總量
項目實施后,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均在原審批范圍之內。
五、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
根據監測結果,各項監測指標均達到相關排放及環境標準,本項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在環評預測范圍之內。
六、驗收結論
依據《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》,浙江申達化妝品包裝有限公司年新增1.5億只化妝品包裝玻璃瓶、年新增5000萬只玻璃瓶和1500萬套塑料蓋項目,環保手續齊全,根據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及環境保護設施現場檢查情況,企業已落實各項環境保護設施,嚴格執行了環保“三同時”和“排污許可”規定,符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條件,驗收合格。
七、后續要求
1、進一步完善《驗收監測報告表》內容。
2、加強廢氣治理設施運行,完善環保處理設施操作規程、臺賬及維護管理,確保污染物長期穩定達標排放。
3、規范危廢倉庫建設,完善危廢臺賬,加強廠區環境管理,完善環保標識標牌。
八、驗收人員信息
驗收人員名單見附件。
浙江申達化妝品包裝有限公司
2022年8月6日